怀孕路上的隐匿障碍——慢性子宫内膜炎
子宫内膜炎属于盆腔炎,依据发病时间,有急性和慢性之分。典型的急性子宫内膜炎会出现发热、下腹痛、白细胞升高等急性感染症状。而大多数慢性子宫内膜炎患者没有明显的症状,仅少数患者出现如白带增多、慢性盆腔痛、异常子宫出血、性交痛等不典型临床表现,因此常常被人们忽略。
主要病因
目前认为感染是慢性子宫内膜炎主要病因。正常情况下,宫腔内并不是一个无菌环境,其主要微生物为乳酸杆菌,其他菌群主要有假单胞菌、球菌和鞘脂菌等。但宫腔、子宫颈、阴道的菌落构成均不一致,生理情况下维持着各自的平衡,当有致病微生物“闯入”,破坏了子宫腔内的微环境,就会引起炎症。最常见的细菌包括链球菌、粪肠球菌、葡萄球菌、阴道加德纳菌。
因慢性子宫内膜炎是一个感染性或反应性过程,所以任何引起慢性子宫内膜刺激的原因都有可能导致慢性子宫内膜炎,例如阴道炎、宫内节育器、黏膜下子宫肌瘤、子宫内膜息肉等。
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例如流产、分娩、胎膜早破、宫腔内胎膜胎盘组织残留或宫颈裂伤,以及产后恶露、血块滞留等,致使原存在于阴道、宫颈内的病原菌逆行感染,也容易引起细菌的侵入而造成急、慢性子宫内膜炎的发生发展。
诊断方法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诊断慢性子宫内膜炎的方法为 宫腔镜检查及组织病理学检查。通过宫腔镜直观观察子宫内膜性状,若观察到可疑的组织,取相应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我们会在病理报告单上看见免疫组化结果,CD138(-)或(+),此时若为(+)则提示为本病。
注意
如果把怀孕比作种庄稼的话,子宫内膜就相当于土壤,当子宫内膜发生炎症的时候,其对性激素反应的灵敏性下降,内膜增生及分泌紊乱,“土壤”受到破坏,自然就会影响受孕。临床发现,不明原因的不孕、反复流产及反复IVF-ET胚胎种植失败都与子宫内膜炎有相关性。
如何治疗
那如果患者慢性子宫内膜炎该如何治疗呢?因为感染为首要病因,所以临床常采用口服抗生素治疗。比较常用的药物有多西环素,氧氟沙星和甲硝唑等,如若进行了细菌培养,则根据药敏试验进行抗生素选择,一般需持续治疗2周。
如果是因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息肉、宫内节育器等导致的慢性子宫内膜炎,应积极治疗原发疾病。中医药在长时间的临床应用中发现对该病也有一定效果。中西医联合治疗疗效显著。 最后,希望大家对慢性子宫内膜炎能有一定的了解,如果患了该病,也不要紧张焦虑,积极配合治理就能取得好效果。
相关文章
- 06-22唐金陵教授对话The BMJ新任主编Kamran Abbasi博士——聚焦临床研究,投稿The BMJ必读(2)
- 06-22互联网医疗产业洞察报告:市场规模将突破7千亿元
- 06-22协和新青年 | 将小我融入大我,为人民健康站岗
- 06-22怀孕路上的隐匿障碍——慢性子宫内膜炎
- 06-22终身受用!这份看病指南,让你少花钱、少排队、少受罪!
- 06-10泉州市第一医院消化内镜中心全新起航
- 06-10错把“白内障”当“老花眼”!医生提醒......
- 06-10世界首例!3D打印的耳朵移植成功
- 06-10Nature:麻省理工学院冯国平团队揭示帕金森病治疗新靶点,靶向丘脑回路可挽救帕金森病运动和情绪缺陷
- 06-10男子五指全麻 肩部放射疼,等他重视的时候必须手术了